128 title 01

通訊課程 (2)【專業課程】心理腫瘤--罹癌患者、家屬與醫療團隊的心理依靠

盧忻燕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癌症暨安寧照護中心諮商心理師


我要考試

一、前言

  惡性腫瘤自民國71年起就成為威脅國人死亡之重大因素(蔡、黃,2017)。依全國統計,2015年每十萬人中就有245.8人死於惡性腫瘤(國民健康署,2017);2015年台東地區惡性腫瘤患者為每十萬人中303.2人,相較於101年280.7人成長22.5人(台東縣政府,2016)。罹癌歷程中,生理變化一直是焦點所在(Anthias, 2016),對罹癌患者之探討主要針對疾病歷程照護與醫療為主(林、邱,1997;侯、李,2009;劉、章、葛,2002;謝、許、黃、彭,2014;羅、徐、蕭、劉,2003)。近年來在癌症患者全人照護的觀念下,心理腫瘤照護逐漸受到重視(李、葉,2014;黃、林,2013),除患者本身外,主要照顧者的心理亦被重視(柯、賴,1993;張、林,2002;賈、陳、溫,2013)。

二、心理腫瘤定義與協助對象

  心理腫瘤醫學(Psycho-Oncology)源自於因應臨床癌症治療之次專科(Grassi & Riba, 2012),目的為提升癌症患者之生活品質(Rosberger, Perez, Bloom, Shapiro, & Fielding, 2015);為此國際心理腫瘤醫學會IPOS於1985年成立,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Taiwan Psycho-Oncology Society, TPOS),則於2009年正式成立。心理腫瘤主要協助的對象為罹癌患者、家屬與團隊(李、廖,2001);由於罹癌後,患者可能會經歷治療、追蹤、復發、惡化與末期等階段,心裡腫瘤於各階段提供維持生活品質、精神疾病共病之辨識與治療、自殺之評估與處置、慢性疼痛處理及末期病患置整體照護等臨床實際議題之適切協助(李、葉,2014)。透過心理腫瘤學之協助,臨床人員可進一步了解與處理病患及家人與壓力相關的身心反應、維持良好醫病關係。

三、心理腫瘤涉及的議題

  有關心理腫瘤議題探討,李、林、李、王及梁(2016)提出不僅針對個別評估,亦包含歷程性協助,個人狀態的評估與介入以治療期間憂鬱、焦慮、失志為主(鄭、方,2012);針對主要照顧者,則由壓力、疲憊面向切入(林、謝、黃,2012)。近年來,照護議題逐漸從個別擴展到伴侶關係。Li, Xu, Zhou, and Loke (2016)的研究指出,伴侶關係會因罹癌有所改變;而伴侶間的調適對於疾病的適應有相當的重要性(Elliott, Scott, Monsour, & Nuwayhid, 2015)。罹癌後,家庭議題與臨終所面臨之衝擊與死亡預備亦在協助範圍中(陳、楊、張、廖,2011)。

  由於癌症治療日新月異,治療癌症也以病人為中心的團隊合作為主。癌症多專科團隊透過跨專業團隊模式進行,透過不同職系專業共同陪伴罹癌患者(許、廖、鍾、王、詹,2013)。心理師進入多專科團隊藉由提供患者心理評估來協助團隊了解患者,同時透過聚焦協助雙方更快速達成共識。

四、心理腫瘤介入方式

  不同於一般常見醫療體系的心理師,心理腫瘤的心理師透過遊走病房、門診來提供服務。李與葉(2014)指出心理腫瘤常見介入方式為篩檢程序、心理治療。治療內容包含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家族諮商、癌症團體、藝術與音樂治療、冥想靈性治療…等。

(一)情緒篩檢:透過情緒量表篩選,心理師可優先接觸需要服務之族群,進一步評估與選擇適合介入之方向。

(二)個別諮商:提供患者抒發無法對近親人傾訴的私密空間。

(三)伴侶諮商:協助伴侶彼此坦露被包裝在情緒中無法表達的脆弱與無助。

(四)家族晤談:協助治療歷程中意見相左的親人有對話的空間。

(五)團體治療:藉由共同經驗的探討來提供患者分享經歷與陪伴彼此。

(六)音樂與藝術的媒材:利用歌曲、襪子娃娃等媒材,協助氣切或者較無法表達之患者與家屬找到可以表達的管道與抒發情緒。

(七)冥想與靈性:透過正念治療與靈性探討,協助受困於擔憂復發情緒或接近臨終之患者安頓身心。

五、結論

  癌症打亂了人生的方向與對世界的看法,被解構的罹癌人生需要重新建構與摸索(Neimeyer, 2015)。對患者而言,癌後重新建立新的自我認同且與癌共存並活出意義是重要的(李等,2011)。心理腫瘤期待能透過介入減輕患者與家屬在過程中內的煎熬,亦減輕團隊在溝通中可能產生之阻力;一切仍在轉變,不論是癌症的治療方式或是心理腫瘤的發展,唯一不變的,是在轉變的過程中,始終如一的心。

參考文獻

台東縣政府(2016)・105年臺東縣性別指標・取自http://www.taitung.gov.tw/statistics/News_Content.aspx?n=67DF0C64234AA3C8&sms=627D21CC0A6A8360&s=2C933B51C3D91942.

李玉嬋、李佩怡、李開敏、侯南隆、陳美琴、張玉仕(2011)・導引悲傷能量・悲傷諮商助人者工作手冊・張老師・張老師。

李玉嬋、葉北辰(2014)・為癌症病人謀福的心理腫瘤學・諮商與輔導(345)・51-57。

李佩怡、林蔚芳、李玉嬋、王雪蓮、梁惠君. (2016)・促進乳癌夫妻親密關係之團體工作坊方案助益性研究. [A Study on Benefits of Using a Two-Day Workshop to Facilitate Intimacy of Breast Cancer Couples].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5),33-66。

李明濱、廖士程(2001)・心理腫瘤學概說.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oncology]・台灣醫學,5(4),407-414. doi:10.6320/fjm.2001.5(4).06。

林維君、謝文心、黃文聰(2012)・中壯年配偶照顧者在生命末期照顧場域之因應經驗:前導研究. [Middle-aged Spousal Caregivers' Experience of Coping in End-of-life Care: A Pilot Study]・安寧療護雜誌,17(3),274-287。

林靜琪、邱艷芬(1997)・癌症末期住院病人自述需要的探討. [The Perceived Needs of the Hospitalized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慈濟醫學雜誌,9(4),295-305。

侯升雍、李茹萍(2009)・護理人員照護癌末呼吸困難病患的知識、態度與行為趨向之研究. [Nurse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Intentions in the Care of Terminal Stage Cancer Patients with Dyspnea].護理雜誌,56(3)。

柯銀花、賴裕和. (1993)・一位卵巢癌手術五年後多處癌細胞轉移之婦女住院期間的護理問題・[Nursing Problems Related to a Post-operative Ovarian Cancer Woman with Metastasis during Hospitalization]・護理雜誌,40(2), 35-40。

國民健康署(2017)・平均餘命與死因之性別差異分析.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AnalysisReport_Content.aspx?s=KBzJPevGPxrqqDs16jfWxQ%3d%3d.。

張淑琦、林淑鈴(2002)・已故癌症病人之主要照顧家屬如何面對死亡?・[How to Face Death for the Significant Caregivers of Dead Ill Cancer Patients?]・安寧療護雜誌,7(2), 109-127。

許維中、廖宏恩、鍾娜娜、王博民、詹淑卿(2013)・癌症多專科團隊會議運作模式與未來展望・[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Conference]・放射治療與腫瘤學,20(2), 127-134. doi:10.6316/tro/201320(2)127。

陳雅琪、楊立華、張理君、廖珍娟(2011)・臨終癌症病患家庭之關懷・[Caring for Cancer Patients and Family at the End of Life]・腫瘤護理雜誌, 11(1),1-12.。

賈紅鶯、陳秉華、溫明達(2013)・從系統思維探討基督徒癌婦的家庭關係與靈性經驗. [Exploring the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s of Christian Cancer-laden Housewives from a Systemic Framework]・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7),243-279。

黃文聰、林維君(2013)・化療與話療-血液腫瘤科醫師談癌症心理照顧。・臨床心理通訊(57), 7-9。

劉俊麟、章順仁、葛應欽(2002)・台灣原住民低肺癌死亡率及低發生率。中華職業醫學雜誌,9(3), 205-212。

鄭致道、方俊凱(2012)・心理腫瘤學的現況與展望・當代醫學(464),417-419。

蔡曉菁、黃采薇(2017)・放射線治療後癌症病人身體活動、自我效能與生活品質之中介關係探討・[Mediating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fter Radiotherapy]・榮總護理,34(3)。

謝美玲、許文林、黃君后、彭台珠(2014)・護理人員對口腔癌病患接受營養照護之內容探討・[The Exploration of Or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Nutritional Care]・健康與建築雜誌,1(4),60-67。

羅惠敏、徐南麗、蕭正光、劉雪娥(2003)・比較疼痛及非疼痛癌症病患不確定感、症狀困擾、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關係・[Comparison of Pain and Non-Pain Groups Uncertainty Symptom Di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 among Cancer Patients]・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2(3),70-76。

Anthias, L. (2016). Constructing Personal and Couple Narratives in Late-stage Cancer: Can a Typology Illuminate the Caring Partner Perspective?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7(3), 418-430. doi:10.1002/anzf.1173

Elliott, K.-E. J., Scott, J. L., Monsour, M., & Nuwayhid, F. (2015). Profiles of dyadic adjustment for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to inform couple-based intervention. Psychology & Health, 30(11), 1259-1273. doi:10.1080/08870446.2015.1043301

Grassi, L., & Riba, M. (2012). Clinical Psycho-Oncolog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iley.

Li, Q., Xu, Y., Zhou, H., & Loke, A. Y. (2016). Re-affirmation of a Preliminary Live with Lov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ancer couple dyads: A couple-based complex intervention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20, 215-222. doi:10.1016/j.ejon.2015.09.001

Neimeyer, R. A. (2015).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Taylor & Francis.

Rosberger, Z., Perez, S., Bloom, J., Shapiro, G. K., & Fielding, R. (2015). The missing piece: Cancer prevention within psycho‐oncology—A commentary. Psycho-Oncology, 24(10), 1330-1337。


通訊考題

及格成績100分(不限考試次數),登錄「專業課程」積分2點,請於考完試次月月底後上衛生福利部醫事系統入口網查詢。

通訊考題(是非題,共10題):

1.心理腫瘤無法增進罹癌患者的生活品質

2.透過心理腫瘤的協助,患者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在狀態

3.心理腫瘤無法提供精神疾病之辨識與治療

4.心理師在固定的房間內執行心理腫瘤之業務

5.下列哪些為心理腫瘤常見之介入方式(1)個別諮商(2)團體諮商(3)冥想(4)塔羅(A)1(B)1、2(C)1、2、3(D)1、2、3、4

6.心理師無法透過情緒篩檢來接觸需要介入之患者

7.心理師僅接受患者與家屬之狀態,對於團隊則不參與討論

8.伴侶諮商能協助伴侶說出情緒下對於彼此的擔憂

9.參與心理腫瘤之團體只會讓個人變得更低落

10.對於臨終的病人與家屬而言並不需要心理腫瘤的協助,因為太遲了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iwan Union of Nurses Association (TUNA)
會址:10355 台北市承德路1段70之1號14樓
電話:(02)2550-2283     傳真:(02)2550-2249     電子信箱:nurse@nur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