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title 01

荷蘭博祖克 (BUURTZORG) 觀摩報告

紀淑靜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醫品副院長暨部定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    

  出國前搜尋許多有關博祖克的報導,所談大部份是居家護理師發展的過程及改變,是從4人發展到現在的10000人,護理師快樂的工作。過去確實未太關注此議題及此照護模式,在長照政策小組有委員提到台灣也有引進此模式在各地方推動,且有機會邀請博祖克創辦人在台灣親自說明其理念及改變的過程。同時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有機會參加台灣居護公司辦理的荷蘭博祖克深度學習之旅,我以貴賓身分參加該公司內部的參訪,實屬難得機會,所以在很短時間決定請假同行。2019年5月20日~24日五天行程安排有座談、實際參與訪視、到不同的居護所瞭解實際業務、也到後勤(Backoffice)總部辦公室參訪座談,滿滿的行程,在交流中澄清許多觀念。


博祖克的經營理念:

1.social healthcare---社會性照護服務----讓人工作是快樂的

2.focus on relationship---以關係為基礎---專業人員與病人、家屬及團隊建立良好的關係

3.solutions instead of indications---強調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是只發現問題

4.separated care and backoffice processes ---一線照護與後勤服務是分開的

5.buurtzorgweb and square knowledg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利用資訊平台提供知識、資訊及溝通管道

6.scale of neighborhood---鄰里照顧

  從創辦人Jos的說明及實際參與訪視及各區座談中,確實可驗證其實際落實的情形。在荷蘭有三種不同的保險給付,有醫療保險、長照保險及社會福利保險,所有保險的合約在博祖克公司均是後勤辦公室的工作。博祖克的經營項目有居家護理(社區)、居家家事服務、安寧照護(hospice)、安養護機構及投資的資訊公司等。因為社區居家護理是博祖克創業及改變最多且成效良好的業務,所以世界各國均到荷蘭取經,台灣也有不少團體實地參訪及辦理國內研討會,做為台灣在長照成長及轉變中的參考。

  在五天的行程中,有安排居家訪視及到不同的Buurtzorg服務中心觀摩學習與交流,先來談談居家訪視,第二天我由專職護理師(Anita Hos)帶領,總共訪視5位病人,有術後換藥、單次導尿、截肢後傷口、雙足大傷口及下肢感染傷口等,在整個訪視的過程我看到的是:

1.護理師路線圖安排,病人都知道護理師幾點會到。

2.居家護理師到家前家屬已準備好所有用物,包括環境、醫療耗材及相關用物。

3.病人所使用的醫療耗材均準備在家(是由廠商用寄的)。

4.護理師第一次評估時就會跟家屬及病人說明照顧計畫,病人及家屬要做的事,護理師要做的事,角色定位很清楚。

5.有兩家家屬準備咖啡給護理師,包含我,A Cup of Coffee的意義是很輕鬆跟家屬溝通,聆聽病人及家屬的問題並給予建議。

12911

6.病人自我照顧,病人能做的病人自己做,如有位病人術後放置鼻胃管,還有術後傷口,換藥前病人先自行洗澡,護理師為了安全會在旁,洗完澡後協助擦乾身體,然後再進行換藥及更換鼻胃管的固定,而且也發現有小小的壓傷而變更固定的位置。

7.居家護理師專業評估、實際執行技術、評值如傷口的進展會拍照存紀錄、導尿時會聞聞尿的味道,鼓勵病人多喝水及聆聽病人述說就醫過程與醫師溝通的重點。

8.居家護理師就像家人一樣,在案家很自然,對環境也熟悉,執行每項技術前均會洗手,更換的敷料就放在塑膠袋由家屬處理。

9.居家護理師在訪視前已從Ipad的紀錄清楚知道病人的情形,帶著Ipad訪視,在案家可即時記錄。

12912

10.訪視時間從10分到40分都有。

12913

  我們也接受廣播電台的訪問,聽廣播主要對象是老年人,主持人是護理人員,內容很多元,有保健、旅遊、新知等等,介紹我們是來自台灣的護理人員,特別的客人,我們問候聽眾及談台灣居家護理師的工作,並唱一首台灣歌曲(高山青),幫我們翻譯的護理師會講荷蘭語及中文。當然在此也看到護理師多元的角色。

  在博祖克沒有管理者,但需要有教練(Coach)角色,教練的位階跟護理人員是一樣的,在新團隊成立時是輔助/協助角色,教練要有很好的溝通技巧及人際關係,剛開始需要花些時間跟團隊一起工作,協助團隊業務的推動,教練完全站在輔導的角色,如果團隊工作不快樂,則教練工作沒有完成。而教練是針對整個團隊不針對個人。

  第三天的行程有機會跟Buurtzorg創辦人Jos見面,因為都是護理師,所以有一份的親切感,Jos介紹博祖克的源起,從2006年社區照顧政策及他看到問題談起,例如在預防、治療及照顧的片段化現象、照顧活動的標準化、低品質/高花費及錯誤的誘因:造成過多的照護服務可獲利、人口發展趨勢下導致大量的問題、每位客戶照顧成本及成效相關資訊缺乏、客戶必須面對多位照顧者及專業人士不快樂。所以在2007年起創立一個組織及啟動一種社區照護模式,護理專業團隊最多12位護理人員,在一個5000-10000人的社區工作,每團隊要對(1)組織(2)完整的過程來負責。他也提到Buurtzorg的組織是扁平化,有10000個護理師及助理護士、50位後勤辦公室成員、22位教練及2位CEO。


強調自我管理的團隊,他提供的是:

1.最佳化自主性與無科層的基礎:就是信任關係。

2.透過資訊工具減少複雜度,化繁為簡。

3.通才員工:可以照顧所有類型客戶。

4.七成執照註冊護理師RN,有四成大學學位畢業。

5.擁有自己可靈活應用的教育訓練預算。

6.非正式網絡人員比正式網絡人員更重要!

在Jos介紹過程也有許多問題的澄清,例如--

1.如何提供24小時的服務?他強調其精神在於團隊,團隊成員都很清楚社區病人的問題,可以協助解決並提供相關的資訊。

2.社區是否有志工?他說鄰居是最好的志工。

3.每個病人每年有多少時數?根據評估表而定,他公司的統計,每位病人平均服務時間是25分。

4.如何統計相關資料來證明合理的時間等等需有大數據的分析,資訊就很重要。


參訪Buurtzorg後勤辦公室(backoffice)

後勤辦公室的角色

  1.透過E-mail和電話支持團隊;2.行政的相關作業;3.回答員工和區域教練提出的問題;4.以顧客服務至上;5.輕鬆訪問;6.簡單的流程,少有責備;7.友好的方法及解決問題。每一角色的功能都很清楚,有許多成員是護理背景的,不失是通才員工,特別強調後勤辦公室最重要的角色是支持、支持、支持、再支持。

Ard Leferink介紹資訊作業

  Ard Leferink過去是公共政策的管理者,以前的工作做很多的稽核,如計畫、check紀錄還有IT工作,這些工作主要是不信任社區照護。Jos說他是不錯的人,但做不對的事。當時他們也覺得互聯網即將到來,而在大多數家庭保健軟體是“內部部署”,現有的軟件非常專注於後台,而不是護理人員。因此決定“製作”軟體而不是“購買”。在辦公室設計往往以“管理為本”,許多管理複雜性是“即時”創建的,有很多辦公室工作人員並沒有真正處於“服務模式”也就是說不是真正的使用者,IT只反映了設計的選擇,並受到文化的深刻影響。

  所以,在設計軟體時總是要問為什麼?始終是行屍走肉的注意商業模式,而創造正確的服務文化是艱難的,但維護更加艱難。而但在博祖克軟體設計是聽取團隊的意見,是反覆且增量開發,如果Buurtzorg團隊不喜歡它,那就是不夠好了!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所以在博祖克的IT WEB是提供組織你的工作、文件的紀錄、溝通聯繫及團隊的表現及學習。在軟體的設計上會聽取使用者的需求,可在框架內的自由使用,E-care可以與資訊公司合作,目前他們所做的的業務幾乎是來自博祖克。


家事服務公司介紹---

  於2010年成立並於2015年申購一家公司(TSN),到2018年11月共有300名團隊和3500名員工,每個月都有新的團隊並與當地政府簽訂合同。提供服務內容是:1.為無法做家務的人提供幫助;2.我們還幫助人們組織和組織他們的家庭;3.可以觀察和發出信號(變化)的情況;4.保持他們的社交網絡;5.通過他們的網絡聯繫護理團隊;6.提供個人護理,準備飯菜,打開郵件,管理,構建日常生活的活動,7.與其他專業人員合作。家事服務公司的運作模式與社區居家護理雷同。


心得及建議

先瞭解荷蘭的護理分6個等級

12914

  所以居家護理的整合要從學校訓練體制談起,博祖克未出現前(2006),一位病人在社區被照顧會有不同Level的人提供服務,而在當時很多小型機構被合併,朝大公司及商業的經營模式,所以在2007年有許多不滿的護理師想改變,Jos是其中ㄧ員,因此有了博祖克(鄰里照顧的模式)。

【從我所見護理師角色的觀點】

1.護理師的角色定位,專業、自主、信任、尊重及溝通。

2.護理團隊的合作,均以團隊為出發點,不以個人。

3.護理師執行以病人為中心的所有業務含生活照顧及護理技能的教導(Skills for nursing )。

4.護理師展現溝通的技巧含病人、家屬、團隊及相關社區的資源,如志工、鄰里等。

5.護理師核心工作為主,但仍需承擔團隊的工作,如團隊計畫、排班、中心環境等,每人都是自主管理,沒有組長,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工作是需要輪流的。

6.護理師瞭解團隊的病人,每人都能互補,訪視前會安排好路線圖及約定好的時間,再拜訪病人。

7.團隊要有60%的時間花在直接照顧病人,3%是花在在職教育。

8.護理師第一次評估病人時,會跟病人及家屬溝通好病人做什麼(自我照顧部分)、家屬做什麼、護理師做什麼,另外護理師會畫一張居家環境讓團隊人員知道案家的環境。

9.護理師簡單紀錄病人特殊狀況,讓團隊成員知道。

10.護理師同時評估家屬狀況,會喝杯咖啡聽聽照顧者的問題並給予支持。

11.護理師提供一天24小時、ㄧ週七天的服務,晚上是值班電話,因為很清楚病人的情況,不急的事,電話就可以解決。

12.車程、值班接電話、寫紀錄都算工時,如值班沒有任何電話以0.5時計,非RN不可值班。

13.護理師有全職及兼職,有不同Level的搭配。

14.團隊要增聘新人是團隊決定,每人都可表達意見。

15.每天記錄會上傳到後勤辦公室。

16.5000-10000人的社區可組一團隊,團隊人數約8-12人。

【從病人的角度觀察】

1.病人自我照顧,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包含基本的生活照顧,行走較不便者也是從旁觀察,不主動幫忙,訓練病人自主。

2.在護理師訪視前會準備好所有用物,如換藥在客廳會舖好毛巾在沙發上,手套、敷料都已備好。

3.換藥後的敷料也由病人處理。

4.護理師邊換藥會跟病人討論,病人也會說明他的情況,或何時要再去看醫生。

5.穿衣、穿襪、穿鞋大部份都是病人自主,需要時護理師只做部份協助。

【從家屬角度】

1.開門泡杯咖啡好像迎接家屬。

2.告訴護理師病人在哪?在做什麼?這幾天的情形並話家常。

3.護理師執行照護技術時家屬不會在旁邊,做他自己的事,如看報。

4.家屬會處理善後,含咖啡杯清洗。

5.感謝護理師的幫忙,送客。

  在這些過程中感受到的是:1.東西方文化的差異;2.保險制度的不同;3.強調任何角色自我管理;4.團隊成員間的尊重與互信,團隊間的合作與支持;5.各角色的定位清楚;6.組織扁平化有教練隨時可以協助;7.後勤辦公室的支援與支持。

 2010年成立居家家事服務部門,經營模式比照社區居家護理。

【看看我們現存的問題】

1.居家護理服務範疇以健保給付項目(三管)為主,居家訪視沒有訂定平均時間。

2.居家護理服務除社區外,還有機構的住民,也沒訂定合理時間。

3.居家護理師訪視時訪視包太多物品也很重,每位個案都需要測量生命徵象,變化不大。

4.護理計劃及護理紀錄很多,但每次記錄幾乎都一樣,很多是複製貼上。

5.評鑑、健保申報及地方督考要求許多的文書紀錄。

6.照管專員、個案管理、居服督導、居家護理等,只要是護理師許多工作重疊或重工。

7.人力不足造成工作壓力大,無法引入人才及工作不快樂。

【建議事項】

1.居家護理師簡化作業,資訊平台的建置及護理計劃、記錄之簡化,化繁為簡。

2.護理師在社區角色的定位,加強社區護理及家庭護理的專業知識及技能,制訂社區評估工具。

3.護理師護理專業能力的提升,多元發展,勿自廢原來的技能。

4.護理師自我管理概念的教育(self-management)。

5.民眾自我管理的教育,延緩失能。

6.照顧服務員納入職校正規教育。

7.長照2.0給付標準與時間的訂定(合理的時間)。

8.居家病人醫療耗材自備的可能性。

9.照管專員、個案管理、居服督導、居家護理等角色定位與整合。

10.創造臺灣的社區照護模式---也是以社區鄰里為主,以居家護理師為主搭配照顧服務員,搭配C據點的經營,教導民眾自我照顧及延緩失能。以實驗計劃方式從個案需求整合現有的服務及給付方式,作為政策擬訂之參考。


總結

  感謝全聯會及台灣居護公司提供此觀摩讓我學習的機會,這麼近距離的觀察與學習,看看別人、想像自己,其實我們的社區基礎也很好,只是方法、政策及人不同,希望透過標竿學習也能建置台灣的社區照護模式,期待全聯會在理事長帶領之下,能協助護理人員轉變並建置社區照護模式並提供有興趣人員參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iwan Union of Nurses Association (TUNA)
會址:10355 台北市承德路1段70之1號14樓
電話:(02)2550-2283     傳真:(02)2550-2249     電子信箱:nurse@nur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