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title

本會訊息

新冠疫情下護理之家的應變策略與分享

前言       張翠芬 護理事業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台灣近三年以來因新冠疫情影響擴及深遠,無論是從經濟面、社會層面及醫療照護等,尤其是長照服務更是甚巨。台灣在進入高齡化社會以來,護理專業投入多元長照服務已有一定的成熟度與規模,但面對疫情的挑戰,仍需戰戰競競的因應及做足準備。因此,榮幸邀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之家林淑琴主任,分享在疫情期間所做的因應策略,期能藉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借鏡,提供長照機構分享學習。

林淑琴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之家主任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在全球肆虐,2022年4月28日在國內首度本土案例飆破一萬人以上,並且在5月中旬曾經高達九萬人/日,對於醫院與護理機構、社區都造成莫大的危機,考驗全民對於新冠疫情的應變防疫能力。然而,在2022年5月的本土疫情大爆發之際,從未想過卻是衝擊著護理機構的長輩們、護理人員與照顧服務人員,造成身心莫大的影響,此時的疫情不容我們思考太久,如何緊急應變與最適合的策略,才能讓我們護理之家所有住民、護理人員與工作人員全身而退,隨著疫情的滾動,本護家在此波疫情下的應變策略與處置過程,整理出疫情對護理之家的衝應變策略,包含:一、住民安置、健康管理;二、工作人員分區分組,分艙分流照護並建立人力備援計畫;三、工作人員與住民篩檢原則;四、服務調整與活動管理原則;五、訪客管理;六、環境清潔;七、應變處理原則方面等層面,提供以下參考:

一、住民安置、健康管理方面:

  針對新冠疫情的傳染途徑為空氣與飛沫傳染,本護理之家共有101床,共五樓層,故環境規劃區分有綠、黃、紅照護區塊;綠區為健康住民,無症狀、非確診個案,黃區為有跟確診者同房或接觸的住民,紅區為確診的輕症或無症狀住民,症狀嚴重住民則需後送就醫。當有確診住民時評估病情狀況,若有血氧不穩定之症狀的住民,即聯絡家屬進行後送醫院急診室,評估是否需住院治療;若為輕症確診之住民,則依據指揮中心建議原地收治在紅區進行隔離照護。

  住民每日監測體溫、血氧濃度量測及健康狀況,當有呼吸道症狀或發燒情形,則評估進行快篩檢測,當快篩結果為陽性,立即安排醫師進行視訊診療,以能盡早給予抗病毒藥。對於外出頻率較高住民,給予定期篩檢以能針對高風險住民盡早發現確診,降低感染風險。積極宣導新冠疫苗接種之重要性,對於有意願住民主動協助安排以完成疫苗注射。並採取適當隔離防護措施,以降低機構內傳播風險。

二、工作人員分區分組,分艙分流照護並建立人力備援計畫

  採劃分「照護區域」工作,分為綠區、黃區和紅區照護,降低工作人員交叉感染之機會。工作人員不跨區、不跨組提供服務。休息區依空間規劃確診區、未確診區之空間,每區另有隔版以區隔安全距離,以利不同組/區之人員分區使用,避免交叉聚集。安排專人負責工作人員之每日體溫量測及健康狀況監測,每位人員每天均需通報體溫監測結果以達落實健康監測。將工作人員進行分組,啟動備援人力計畫,由備援人力支援,經當事人同意後,召回被居家隔離或確診的工作人員。若經當事人同意後,召回確診但為無症狀或輕症的工作人員,且只能照顧同樣確診的住民,以降低人力缺乏問題。但當疫情高峰時,需要大量照護人力需求時,建議地方政府應協調外部人力以能支援護理機構。

三、工作人員與住民篩檢原則:

  依據111年5月24日依中央指揮中心規範:工作人員每7天進行一次篩檢、住民每週進行二次篩檢;若確診個案符合解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的無症狀者,於15天以上至3個月內可免篩檢。頻繁的定期篩增加長照機構護理人員之工作負擔,且造成機構長者與工作人員之關係緊張,見到護理人員手拿篩檢棒即皺眉不悅,甚至口出惡言,令護理人員相當苦惱、左右為難。基於新冠疫情的傳染性,工作人員溝通篩檢的重要性與員工配合度著實重要。

四、服務調整與活動管理原則:

  規劃住民分區活動,在疫情嚴峻時,減少團體活動,當疫情較舒緩時則分區、分時段、分組活動。考量工作人員照護人力及長者之健康維護,住民用餐時,故採背對背保持1.5公尺距離的用餐方式。在休息區及公共區域務必維持社交距離,並落實佩戴口罩。宣導除必要情形(如:透析、奔喪等)減少住民請假外出;透過遠距醫療方案及設施,減少就醫感染風險:增加醫師巡診節次、視訊看診,減少進出醫院之機會。

五、訪客管理:

  在疫情嚴峻時全面禁止會客,採視訊方式探視,讓家屬與住民聯繫情感。當疫情較趨緩時,請家屬網路線上預約會客,並調查TOCC之相關資料,限制具COVID-19感染風險(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或有發燒、呼吸道症狀之訪客進入機構,管制訪客探訪次數與人數,避免感染風險。在機構入口處設有乾洗手,並張貼防疫海報、洗手衛教海報。盡量安排在公共區域會面,避免訪客進入住房區。依疫情適時調整訪客管理措施及強化門禁管制。

六、環境清潔方面:

  每日常規清潔地板消毒至少1次,並針對經常接觸的環境表面(電梯按鍵、扶手、門把)每日以500ppm 漂白水消毒早晚各一次,可視需要增加頻率。

七、應變處理原則方面,關於主管您可以這麼做:

(一)照顧服務員對疾病照護、個人健康感染風險增加恐懼及家庭密切接觸者(如配偶、孩子、父母)之危險性不瞭解感到困擾,機構應加強員工教育訓練、隨時提供疫情相關資訊及增強凝聚力,以防染疫引發離職潮或員工間不睦,造成人力資源不足。

(二)強化機構自我防護與管理能力:包括排班、防護標準流程、防護技巧、消毒技巧、分批用餐、分批參與活動與使用公共空間等。

(三)提供具體的政策和指導方針,幫助護理師提供更有效率和全方面的照護。

(四)走動領導,靈活規劃員工的持續培訓和準備,透過現場同理、積極傾聽、以身作則來領導。

(五)建立溝通管道及良好關係。當個尊重和關心他人的領導者,授權和信任員工,支持溝通和協助。傳遞的語言是具支持力、令人放心、誠實,且與組織信息一致,在這波疫情下才能更諒察工作人員的身心狀態。

(六)積極傾聽並真誠關心員工,解決員工之間的緊張和焦慮。

(七)處理錯誤信息、平息恐懼,並協助員工應對干擾和不確定性。

(八)管理者必須有強烈使命感、堅定與自信、散發出熱情與溫暖。

(九)確保所有應變人員的健康與安全,是任何緊急應變的首要任務,除了同仁相互支持,相互查檢防護裝備,教育訓練降低疑慮,鼓勵運用心理諮詢專線抒發鬱結。

  長照機構照護場域與醫院照護確診設置有差異,在指揮中心宣布長照機構住民確診就地隔離原地照護時,新冠肺炎疫情在機構無負壓設備情況下透過空氣傳播的病毒更難防,長照機構如同出現群聚海嘯般一一淪陷。機構疫情爆發時,醫療院所也非常忙碌,外部支援人力根本無人可以協助,讓機構幾近崩潰。機構管理者在面對這波疫情時,需要與感控人員密切商討、反應迅速,立刻給予臨床照護者一個安全的照護區域、人員分流、面對家屬等等之各項決策,才能讓工作人員安心照護,減少不安心理。面對疫情,在任何決策時,醫療工作者都願意配合,但請給一線人員足夠之防疫設備,安全的照護下,才能得到雙贏的結果。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iwan Union of Nurses Association (TUNA)
會址:10355 台北市承德路1段70之1號14樓
電話:(02)2550-2283     傳真:(02)2550-2249     電子信箱:nurse@nur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