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title

105-112年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調查分析

江怡慧1 張瓊文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會員福祉委員會 12委員

前言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自94年起為加強會員服務與關懷照顧,訂定「會員傷殘慰問辦法」,對持有重大傷病卡或身心障礙證明者,提供即時關懷與慰問補助。105年3月19日起,運用陳美燕等學者(1997)依據Walker, Sechrist及Pender(1987)所發展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之調查工具,對提出傷殘慰問金申請會員,調查個人於事故發生前五年的健康生活型態狀況,藉此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結果提供會員們參酌,以提醒護理人員對自我健康生活型態之經營,能更加關心重視與致力履行。

一、傷殘慰問申請概況:

  自105年3月19日起至112年12月31日止,護理公會全聯會會員共計1,943人申請傷殘費用補助,平均每年申請傷殘的會員人數約270人左右,直至112年增加至299人。以近五年的趨勢來看,申請傷殘補助的人數有增長的狀況(圖一)。

15907

二、「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調查」問卷之統計分析:

(一)基本資料分析:

  105-112年申請傷殘補助護理人員以女性(佔99.2%)為主,已婚者居多(佔67.1%)(表一),其工作平均年資為20.7年,其中年資最長者高達50年(表二)。

15905

15906

  事故前5年班別以固定白班最多(60.3%),其次依序為輪班(28.9%)、固定小夜班(4.3%)、最少者為固定大夜(3.7%)(圖二);在工作單位別的部分,則各年度均相同,前三名之排序分別為一般病房(28.7%)、急重症單位(19.2%)及門診(14.9%);事故前單位數以一個單位(占69.3%)最多;有無服用藥物助眠的部分,未使用者為76.2%,有時使用者為17.9%。

15908

  在統計的7年間,申請傷殘的疾病類別以癌症居多,高達81.3%,其次為其他疾病17.5%(表三)。罹患癌別疾病類別排名前三位分別為:乳癌(44.3%)、肺癌(14.0%)、甲狀腺癌(11.5%);其他疾病以末期腎臟病及免疫疾病為主,如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為最多。如單就112年度的299位護理人員的分析結果,疾病類別中以癌症最多(84.3%)、癌症類別以乳癌最多(42.5%),此狀況與歷年的分析結果雷同(圖三)。

15909

15910

(二)  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問卷調查分析結果:

  依據「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問卷調查表」其評量項目有:(1)自我實現、(2)健康責任、(3)人際支持、(4)運動、(5)壓力處理及(6)營養等六大構面,每一細項均採Likert四分法計分。105-112年共計1,943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為1,883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6.9%。統計分析結果:以六大評量構面所得總分數,無論是112年或105-112年的資料分析結果一致,均以「人際支持」得分項目為最高,平均得分為3.31±0.58分;最低得分項目均為「運動」,顯示申請傷殘補助的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最欠缺運動 (表四)。

15911

  另就六大構面評量各細項所得平均分數最高及最低之分析,並將112年與105年到112年分析結果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均為一致:在「自我實現」構面中對「欣賞自己」的題項最低;在「健康責任」構面中對「食物防腐劑與人工添加物食物不吃」的題項最低;在「人際支持」構面中對「和親近的人討論個人問題」的題項最低;在「運動」構面中對「參加有人指導的運動課程」的題項最低、其次為「每週三次的劇烈運動」;在「壓力處置」構面中對「讀有關促進健康的雜誌」的題項最低;在「營養」構面中對「每天進餐五大類食物」的題項最低。在六大範疇的各項相關性分析部分,六大範疇彼此皆達顯著性正相關 (表五)。

15912

  針對「是否固定班對健康生活型態影響」平均得分之差異分析:固定班別者的「壓力處置」、「營養」健康生活型態得分較高,且具顯著性相關;僅在 112年的分析中僅有「運動」的健康生活型態構面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他皆具有顯著差異。

    針對「是否固定班別與疾病別」之分析,以卡方檢定統計分析「人員是否固定班別與疾病別間的相關性」,在112年的分析結果中未有顯著差異(2=3.11,p=.211) ;但105-112年分析結果在統計上具有顯著差異(2=6.49,p=.039),另外「是否固定班別與使用助眠藥物之相關性」,在統計結果上無論112年或105-112年的統計結果,均無顯著差異。

(三) 最常見申請傷病補助「乳癌」與其他癌症差異分析結果:

  在罹患疾病的分類中,無論112年或105-112年的資料均顯示罹患癌症的比例達到八成,其中又以得到乳癌的人數最多,在112年就有107人申請,105-112年為693人,進一步分析乳癌與其他罹癌人員,與使用助眠藥物、事故前班別及事故前單位數之相關性。統計結果顯示皆無顯著差異(表六)。

15913

  另外,分析乳癌與其他罹癌人員在護理人員之年齡、護理工作年資、大夜班工作年資,及健康生活型態之差異,在105-112年的統計結果可看出,年齡(t=3.08, p=.002)、自我實現(t=-2.30, p=.022)、人際支持(t=-3.26, p=.001)等在統計上達顯著差異(表七)。其他針對助眠藥物的使用、事故前五年的班別與單位數等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

15914

結論

(一)近五年的趨勢來看,申請傷殘補助的人數有增長的狀況。平均年齡為44.6歲。

(二)罹患癌別疾病類別排名前三位分別為:乳癌(44.3%)、肺癌(14.0%)、甲狀腺癌(11.5%);其他疾病以末期腎臟病及免疫疾病為主,如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為最多;癌症別趨勢分析中,乳癌發生件數持平,肺癌、甲狀腺癌有上升趨勢,卵巢癌在112年明顯上升。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問卷調查結果中,以「人際支持」得分項目為最高,平均值為3.3分,以「運動」 得分項目2.07為最低,顯示申請傷殘補助的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最欠缺運動。

四)固定班顯著高於非固定班易罹患癌症及其他疾病。問卷的陳述與對於固定班別的定義問題,可能導致分析上的影響,經委員會討論,於113年已將問卷內容作調整。

(五)分析資料發現:申請傷殘補助的人員,其分數最低除集中在「運動」相關外,其他偏低的選項為:欣賞自己、和親近的人討論個人問題、參加有人指導的運動課程(偏向欠缺關愛自我);對食物防腐劑與人工添加物食物不吃、每天進餐五大類食物等項目(偏向知易行難),以及因為了解健康知識而導致「讀有關促進健康的雜誌」 偏低。

(六)推論與建議:護理人員在高壓工作環境下如何取得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是必須注意的問題,另由於癌症早期治療的進步,當癌症年輕化的警訊趨勢下,護理人員的癌篩,推測基層員工多數應是搭配四癌篩檢進行,如何促進主動性與年輕族群對自身身體狀況的重視,以及除生理外,應重視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是未來個人保健與政策面推動應可共同努力之方向。

參考文獻

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獻章、廖張京棣(1997)・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之修訂與測試・長庚護理,8(1),14-24。

Walker, S. N., Sechrist, K. R., & Pender, N. J. (1987).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research, 36(2), 76-81.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iwan Union of Nurses Association (TUNA)
會址:10355 台北市承德路1段70之1號14樓
電話:(02)2550-2283     傳真:(02)2550-2249     電子信箱:nurse@nur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