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享健康
楊淑雅 高雄榮總血液透析室護理長
109年農曆過年前台灣開始出現COVID-19疫情,"Stay at home"成了全民防疫的第一關。除了上班及必要的出門採買民生必需品外,大家都配合防疫政策,乖乖待在家。從事護理工作30年,幾乎每餐都是外食,偶爾與三五好友聚餐打牙祭。但疫情著實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疫情至今,近三年多來,自己最大的改變是從外食主義者變成居家料理者。少鹽、少油,簡單煮、健康吃,這讓我發現,在備料烹調的過程中,也成了一種工作釋壓的方法。
在病人安全文化問卷調查中,有關復原力的問項,我總覺得自己對工作付出太多。每日上班時間不只8小時,假日也無法好好休息。COVID-19疫情讓我調整了心態,必須保有健康的身心與良好的體力,才能戰勝無形的病毒。因此,我改變了生活作息。最喜歡去鄰近的蓮池潭,跑步、健走與賞景。不同時段有不同的美景,百去也不厭倦。偶爾也去爬有台版大峽谷之稱的苗栗火炎山、高雄大崗山的小百岳,走嘉義蘭潭二漢坡步道、台中大肚萬里長城登山步道。一旦養成了運動的習慣,內心總有個聲音告訴自己該出發去運動了。親近大自然,運動後汗流浹背的感覺,真好!
疫情期間,各家醫院都進行門禁管制,大家上下班都得繞遠路而行。對本院員工而言,大家引頸期盼最便捷的門禁關閉了兩年多終於開放了,可以不用再繞遠路進入醫院。但我仍維持原本上、下班行走路線,繞院區而行,呼吸戶外新鮮的空氣,欣賞建築物外之美。疫情雖然無情,但也讓我學會不少正向思維。
總結而言,疫情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從外食主義者變成了居家料理者,並且養成了運動的習慣,這些改變都讓我在應對工作壓力和保持身心健康方面受益匪淺。這段特殊的經歷,不僅提升了我的生活質量,也讓我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更加自信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