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title

停滯的愛

陳韻竹  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6A內科病房護理師

  那一天,新來的阿公(病人)意識很清楚,但旁邊照顧的阿嬤(案妻)似乎有失智症。事情要從新冠肺炎正在高風險、高確診率的時期說起。雖然本單位並非專責病房,也還沒有誰確診被隔離,但在盛行的時候,無法確定旁邊的人是否帶有病毒。因此,每個住院病人都被宣導要隨時戴口罩,即使快篩結果是陰性,也不能完全放心,因為可能是偽陰性。

  阿嬤第一次走出病房時忘了戴口罩保護自己,我們輕聲提醒後,阿嬤邊笑著說「真健忘」邊走回病房。再走出來時,口罩戴上下顛倒。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我們幫忙調整口罩後,阿嬤面帶微笑地道謝並走向女兒(案女)。案女輕聲細語地跟阿嬤再次解釋陪病規定,並清楚表示自己不會進去病房。看著這一幕,我感到欣慰,畢竟也有些家屬會趁護理師轉身時擅自進入病房。

  此時,阿嬤突然想起一個重要問題:「自己一個人要怎麼照顧病人」。她沒有獨自換過成人尿布,也沒有力氣翻動病人,這讓她神情慌張,手腳無處安放。案女耐心地解釋:「我們已經申請看護,但目前沒有人可用,只要撐到有看護接手就可以了,期間有問題可以隨時詢問護理人員。」我們知道,這段時間正鬧看護荒,即使加錢也難以找到看護。

  每天,我們都看到阿嬤忘記戴口罩,走出病房後又笑笑地回去拿口罩。她有時會忘記病房位置,走錯病房,迷茫的眼神在走道上徘徊,直到被護理人員發現並帶回正確的病房。她經常忘記一些小事,比如給阿公整理尿布時忘記完全換好。好在阿公意識清楚,還會提醒阿嬤。

  某天,阿公突然血紅素低下,糞便有潛血反應(3+),雖然阿公沒甚麼不適,但為了安全起見,醫生下達了禁食令。我向阿嬤解釋原因後,她依然露出呆滯的眼神,並再次詢問:「他可以吃東西嗎?」這讓我開始反思,是否我的解釋不夠淺顯易懂。同事幫我寫了一張大大的紙條“不要吃東西”貼在床尾,希望能提醒阿公拒絕進食。

  隔天我放假,聽同事說阿嬤又忘了病房位置,還詢問病人名字。阿嬤表示:「劉陳阿芳(化名)在哪一間?」同事查詢後告知病房名單中沒有這個名字。後來才知道,劉陳阿芳是阿嬤的媽媽,已經離世多年,阿嬤記得但也不完全記得她的存在。

  放完假回來後,我再次照顧阿公,發現阿嬤仍在身邊。原來,阿公堅持要由阿嬤照顧,拒絕看護。看著阿嬤的預防走失項鍊,再看看阿公堅定的眼神,我想除了生死離別,沒有人可以拆散他們。

  病人治癒出院,都是由案妻陪伴照顧。他們那個年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樣堅定不移的愛,是失智症也無法忘卻的存在,也不是時間可以沖淡的愛意。即便在醫療照護上增加了一些困難和負擔,案妻的陪伴是病人所希望的。只要在有效照顧病人的情況下,給予良好的支持系統,病人及家屬能減少遺憾。我們努力過,問心無愧,這才是全人醫療的真諦。(本文轉載自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官網)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iwan Union of Nurses Association (TUNA)
會址:10355 台北市承德路1段70之1號14樓
電話:(02)2550-2283     傳真:(02)2550-2249     電子信箱:nurse@nur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