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title

從焦點座談會看護理機構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李秋桂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護理事業輔導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護理部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系副主任

張翠芬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暨護理事業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雲林基督教醫院護理部主任

廖彥琦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暨護理事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顧問

壹、前言

  根據我國2023年內政部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全國總人口16%以上。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也急劇上升,護理機構作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的核心單位,也面臨著來自人力資源短缺、壓力負荷、長照政策、法規和教育訓練等多方面的挑戰。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護理事業輔導委員會於2024年4月至6月,舉辦北、南、東三區三場護理機構焦點座談會為基礎,分析當前護理機構主要面臨之困境,並提出具體的實務建議,促進護理機構的持續發展。這三場座談會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焦點團體座談,邀請之對象多為私立一般護理之家型態且非經營者的護理機構負責人,機構床數約49床以上,其負責人年資約5年以上者,北區8名、南區9名、東區6名,共23名。東區場次因獨立型機構較少,邀約條件有接受一般護理之家非經營者的護理機構負責人參與座談。

貳、護理機構面臨的挑戰

1.人力資源短缺與招聘困難

  人力資源短缺是目前護理機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南部與東部偏鄉地區顯得特別嚴重。由於偏鄉地區缺乏經濟發展動力、人口外流及少子化問題,這些地區的護理人力極度不足。東區座談會的代表指出,當地競爭力低,導致年輕人口選擇遷往都市謀職,護理機構無法招聘到足夠的人力。長照工作型態多元,社區型長照不用輪夜班,對現階段照顧服務員提供多元就業機會,吸引了大量護理人員轉向社區長照服務,進一步加劇了機構的招聘困難;北區及南區代表則提出機構護理人員與住民的設置標準問題,住宿型機構護理人員與住民比例為1:15,因招募不易更突顯出現行機構設置標準在實務上無法順利招募之困境。然而,由於護理人力短缺,多數機構難以達到標準。建議政策上有計畫性編列偏鄉護理獎勵金,提供優秀人才返鄉服務之意願。

2.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

  護理機構護理人員面臨的工作壓力也是職業倦怠的主要來源之一。除了要承擔日常的護理工作外,還需負責政策規範下必須執行的大量行政工作,諸如每年度之督導考核、評鑑資料準備和內部工作人員教育訓練管理等。這種情況在南區尤其嚴重,護理人員經常需要加班才能完成當日所有任務,導致他們的工作壓力與流動率也日益增加。

  護理機構多重職責負擔加重了業務負責人與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北區與南區的座談會中,多位機構負責人指出,機構內除了護理工作,還需同時處理年度之督導考核及評鑑資料、機構住民收費及機構內之財務管理、行政文書、承接衛生福利部各項計畫、消防管理及對外接洽等多項事務,這種多重職責的安排,無形中增加了諸多非護理專業工作負擔。

3.教育訓練資源的不足

  投入在長照業務之工作人員,有一大部分是照顧服務員,近年來因照顧服務人力不足,引進外籍看護工,教育訓練是護理機構的一大挑戰,特別是在偏遠地區。東區座談會代表表示,偏鄉護理人員因距離因素,難以參與西部地區經常辦理之護理專業課程定期教育與增能訓練,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專業能力提升,也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現行台灣長照政策與護理人員專業執業規範,若持有兩種身分執登,需要同時修習取得護理和長照的繼續教育課程學分,方能從事長照專業職務,但兩者的積分無法合併計算,影響機構護理人員在執業上之工作負擔。網路長照課程的積分有上限限制,因外籍照顧服務員是機構最大的工作團隊,多語言支援也成為教育訓練的一大障礙,北區和南區的座談會中之代表指出,外籍照顧服務員在參與教育訓練時面臨語言障礙,聽說寫之學習認知是常見問題,尤其是專業技能的學習與指導,小型護理機構較缺乏足夠的翻譯資源提供協助外籍照顧服務員完成相關課程。

4.政策法規的更易

  政策法規頻繁變更,會造成護理機構在經營與運作無法適從之困擾。南區座談會中提到,衛生福利部政策規範與轄區衛生局頻繁更新機構管理之規範,經常要求機構增加設備與資源,以符合新的規範與要求,無形中增加機構的財務負擔。機構評鑑標準過於嚴苛與實際機構人力不足的情況形成了矛盾對比。三區座談會上之代表皆指出,許多機構難以在評鑑中取得理想成績,也間接影響在機構經營的熱忱。隨著時代進步與科技導入,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於2024~2027年推出「住宿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案,獎勵機構申請並導入在長照實務中減輕照護負荷,確實對經營者有莫大之獎勵協助。

參、政策與實務建議

1.加強護理機構的補助與支援

  建議主管機關應考慮提供護理機構的經費補助,參酌急性醫療輪班單位之獎勵補助,也考量機構護理人員招募不易提供夜班津貼或相關計畫性補助,以提升護理人員的招聘與留任率。

2.調整工作職責與行政負擔

  建議護理機構經營管理可進行內部分工,護理人員專注於照護工作,行政和評鑑工作可聘用行政人員或由專業的人員執行,不僅能提高機構工作效率,也能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降低護理人員職業倦怠感。護理機構可增加內部工作人員的心理支持與紓壓活動,成立支持團體,定期舉辦學習和紓壓活動,營造幸福友善職場。

  建議政策之督考與評鑑能簡化作業,降低因應查核所需準備之文件書面資料等繁瑣程序,以利招募各項護理專業人才進入該領域。

3.調整教育訓練規定

  護理全聯會在近年多方努力之下,針對護理學分與長照學分能認列之政策上,衛福部於2024年五月公告僅「……為簡政便民,且考量醫事人員與長照人員均需修習之共同要求、且較無醫事及長照議題差異之課程之「感染管制」、「性別敏感度(性別議題)」,以及課程屬性為「專業倫理」之繼續教育積分,如醫事人員已取得前述課程之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可同時核認為長照人員繼續教育積分,免另申請長照人員繼續教育積分之課程性質相近抵免。前述抵免方式於本部完成系統介接前,可先查詢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系統之繼續教育完訓課程證明資料,在更新認證時出具供地方政府審核認定,並注意課程時間應落在長照人員認證證明文件有效期間內。」,減少護理人員從事長照職務的部分重複性學習負擔。在外籍照顧服務員教育訓練的規劃上,建議應有配套措施提供引進之外籍照顧服務員能有便捷之學習管道,並能克服在實務教育上,因聽、說、寫問題造成認知錯誤之窘境。

4.穩定人力,優化督考與評鑑精神

  護理機構在人力較少及招募不易之情形下,政策訂定之年度督考、評鑑及不定期機構查檢作業等,對機構行政作業確實增加業務負擔,且各縣市政府相關之主管單位會因地區性不同,對督考、評鑑條文要求也會略為調整,導致護理機構每年需要有更多時間適應新規範或進行修正,通過與否會影響機構經營與計畫案之承接。督考與評鑑是落實業務執行及評核品質重要之制度,建議在兼顧人力穩定留任與招募,主管機關執行督考與評鑑之制度須更貼近執行面之需求為原則,優化現行制度,降低機構每到評鑑年的時候,就是人力大轉移的時期。

肆、結論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護理機構在面對高齡化社會的需求承擔了巨大的責任。然而,現行的護理體系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從人力資源短缺到政策法規等議題,都亟需滾動式調整修訂,以符合實務需求。透過政策、業界和教育機構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步改善這些問題。未來的護理機構發展應以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穩定和教育資源提升為重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進,從而提升整體護理品質,滿足高齡化社會的需求。

  各位親愛的會員們,我們和你們站在一起,你們不孤單!全聯會提供所有護理機構負責人及護理人員,免費之法律、經營及護理相關業務之諮詢服務,敬請所有會員多多運用。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iwan Union of Nurses Association (TUNA)
會址:10355 台北市承德路1段70之1號14樓
電話:(02)2550-2283     傳真:(02)2550-2249     電子信箱:nurse@nur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