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技術混合照護模式成效發表會論壇有感
陳淑芬委員 郭憲華副召集人/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人力政策小組
一、前言
台灣醫療體系面臨護理人力短缺的嚴峻挑戰。人口老化、慢性病患增加導致醫療需求上升,然而護理人力供應卻未能滿足。過重的工作負荷、過長工時以及薪資與勞累程度不成比例,導致護理人員身心俱疲,離職率居高不下。新進人員填補速度遠不及流失速度,形成惡性循環。
為應對此困境,衛生福利部於111年啟動「全民健康保險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目的是為強化醫院人員感控機制及有效運用住院照護人力,以病房團隊人員照護工作分級分工提供住院照護,使病人能獲得連續性及完整性的照護,提升民眾住院醫療照護品質,減輕家屬住院之照顧及經濟負擔。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護理人力政策小組(下稱本會、本小組)於113年4月起研議推動技術混合照護模式(skill-mixed care model),此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在團隊中加入輔助人力(護理佐理員)與護理人力混合排班,在護理師授權下完成低技術性照護工作,讓護理師能專注於核心專業職責,從而提升護理品質並保障病人安全。此模式策略與衛生福利部的計畫不同,除了提升病人照護品質,更能降低護理工作的負荷。
本會邀請本小組委員所屬醫院進行試辦,成效良好,特辦理「實施技術混合照護模式成效發表會與論壇」,將成果分享給其他醫院,期望共同為解決護理人力短缺問題提供有效解方。
二、論壇內容
於113年11月26日假臺北榮民總醫院舉辦「技術混合照護模式成效發表會與論壇」,共164位醫院推薦之護理長層級(含)以上主管出席。論壇匯聚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內容豐富多元:
(一)健保署石崇良署長: 闡述台灣面臨的人口結構挑戰,指出勞動人口下降、高齡人口上升是必然趨勢,護理需求上升但人力減少。因此,必須強化專業人力做專業的事,非專業事務交由次一階人力分攤。後疫情時代,台灣住院照護生態轉型,健保署推動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透過醫院安排住院照護人力,最初有40家醫院加入試辦,113年預算新台幣5.6億元,核定109家醫院試辦,床位從2847床增到5287床,病床使用率逐年上升,113年1至7月已達37.2%,計畫面臨最大瓶頸就是住院照護人力招募困難,現行法規僅有長照機構與醫院慢性病床可聘請外籍移工協助生活照護,未來待與勞動部研議相關修法,討論開放外籍看護工加入急性病床住院整合照護可行性。
(二)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紀淑靜理事長期勉護理主管要能學習台灣棒球隊奪得世界冠軍的精神,不管環境如何艱難,只要堅持與努力,夢想總有實現的一天;更提及護理職場要能吸引新人入職場與留住資深護理人員,需要政府建立完善制度、提升薪資、醫療團隊專業肯定與支持,病人與家屬尊重與關懷與機構經營者提升勞動條件,營造友善工作職場和護理執業前景,才能讓護理人員有足夠之激勵與熱誠持續留在臨床繼續工作。護理師正在離開病人床邊(bedside),護理人力短缺形同國安問題,期待政府與全民的重視及努力。
(三)台灣護理管理學會李作英理事長介紹技術混合照護模式推廣處方,強調該模式透過在護理人力中加入護理輔助人力,解決護理人力不足問題,是全球醫院管理趨勢。她介紹輔助人力為不限於取得照服員資格的角色(unlicensed assistive personnel, UAP),在經過訓練及專業人員監督下,提供病人直接或間接的低技術性基本照護工作(例如環境介紹、量體溫體重、鋪床、接聽電話、I/O、翻身、整理工作車、點班、處理紅燈、身體基本護理、訪客資料處理、物品補充等等),並比較各國輔助人力工作範疇與護理師、護理輔助人員人力配比,最後論及實施技術混合照護模式的預期成果,包括減輕護理工作負荷、增加護理人員留任意願、維持/提升照護品質、提升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吸引流失之護理人員回流。
(四)邀請台灣醫院協會李飛鵬理事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洪子仁理事長、衛生福利部健康照護司何美秀科長等重量級嘉賓,透過共同討論技術混合照護模式的SWOT與未來努力方向,讓此政策能加速落實。
(五)實施技術混合照護模式成效經驗分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奇美醫院、大林慈濟醫院及三軍總醫院等五所公私立試行醫院展示了近半年的實施成果,成效顯著,例如護理人員準時下班比例明顯增加、工作滿意度大幅提升、離職率顯著降低、病人與家屬的滿意度顯著提高、照護品質提升等等(如表二)。
全天的活動,與會代表及主講者熱烈互動交流,參與夥伴及來賓均對本次的活動給予極高的評價。課程滿意度4.9分(滿分5分)幾近非常滿意,對於「採用技術混合照護模式在醫院提供照護」的贊成程度為4.87分,介於贊成與非常贊成之間。
表一 技術混合照護v.s住院照護整合計畫之異同 (引述本小組委員討論整理)
表二 施行醫院成果綜整(依講義內容)
三、結論
護理人員與病人都需要安全與友善的照護環境,本次論壇提供豐富的經驗交流平台,來自全台的主管們能交流學習他院經驗,藉此可主動向院方提案爭取推動機會與經費,盤點Skill-Mixed高需求單位,評估提供人力資源模式,並制定輔佐人力訓練計畫,幫助護理人員深入了解技術混合照護模式的應用價值,並清楚界定護理佐理員(護佐)與照顧服務員工作範疇。未來期盼政府擴大補助金額、醫院積極投資,攜手打造友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護理人員留任,提升照護品質,維護國人健康。
技術混合照護v.s住院照護整合計畫,兩者均為改善護理環境與人力不足之多元方案,但護理繁雜的臨床工作中還是有許多低技術性的工作增加護理人員負擔,降低病人直接護理的時數,在護理人力短缺情況下應該將低技術性的工作移出,重新做工作設計,值此關鍵契機,本會鼓勵期勉各院護理主管深度分享學習,自助天助,激發創意投入護理職場環境再造專業自主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