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a title

通訊課程(1)【性別課程】:性別平等─由社會到醫療

蕭宏恩 中山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案例

  未成年少女A,14歲,不小心懷了孕,與之交往數月的未成年男友卻棄之不顧。未成年少女A不得已,單身至一家知名的婦產科欲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唯診間的男醫師B,竟是虔誠的基督徒,因為基督教視婚前性行為是犯了姦淫罪,而且視墮胎為殺生之重大罪惡,而堅決反對墮胎。男醫師B見狀,在診間當著未成年少女A將其病歷撕毀,丟進垃圾桶,並將之訓斥了一頓。未成年少女A甚感驚恐與羞辱,逃出診間!後來雖然在父母陪同下,在其他婦產科診所順利完成人工流產手術,但亦因此心靈受創,接受了長時間的心理諮商。

壹、「平等」之反思

  乍看之下,在醫療上,這個案例似乎沒有什麼性別平不平等的問題?頂多在於因為懷孕的是女生,無法逃避懷孕或終止懷孕的抉擇,以及面對婦產科的醫療歷程。當然,「生孕」被納入醫療體系或所謂的醫療照護是否為合理的,或是社會醫療化的結果?已經有不同的聲音出來,關於此,筆者不打算在本文對此多加置喙。只是,即使那位未成年的男友陪同少女A一起在診間被男醫師B訓斥,難道就所謂「平等」了嗎?或是,男醫師B不訓斥未成年少女A,轉而為少女A抱不平而數落其未成年男友的不負責任、懦弱,並表明其基督徒身份而不會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即將少女遣回,如此,難道就「平等」了嗎?再者,如果醫師B是女性呢?情況又會是如何?等等,凡此種種的考量,其實並未真正著落在「平等」之義的探究,而且,基本上仍僅在於一般社會之既成觀念、甚而既有成見上的思慮,尚未融入醫療場域的情境思量。當然,這個意思並不是說社會與醫療場域是分得開的兩回事!卻是由社會這個大環境進入醫療場域這種相對關係愈加緊密的情境內,我們需要更精緻、細膩的去看待這層關係。

  就「平等」而言,簡單地說,在社會的大環境中,是所謂「立足點」、「起始點」的一致,但一般人極容易就以一種「齊頭式」的同一來設想及詮釋之,如︰生長在富豪或有權勢之家與生長在一般家庭、甚而社會邊緣弱勢之家,如何可能平等?筆者無意在此對何謂立足點或起始點的一致多做詮釋與辯護,只是,筆者以為,無論是立足點、起始點或齊頭式的思緒,皆容易落入「一元」的思維中,而「平等」應該是一種多元(多樣)的並進,如果大家都是或都成為一樣的,那就是「同一」而就沒有平等、不平等的問題了!因此,平等是多元的並進,既然是多元,則必須肯定差異(性)的實在,但這並不表示每一個人都必須接受或贊成與自身有所差異的事物,否則,同樣會落回一元之思維。當然,不接受、不贊成並不代表對方是不正確、不應該存在的,只要是合理的,就當予以尊重。唯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才能有真正的對話,以促進社會整體的進展。故而,所謂「平等」,就是在多元思維下的尊重差異,在彼此互動中的並進。

貳、性別主流化vs.主流性別化

  那麼,在上一小節所言之「平等」的意義下,「性別平等」又意謂著什麼?首先,一般言及性別平等所意謂的是女、男兩性間的不平權或是女性為受壓抑、甚而被壓迫,而亟需被提振的弱勢。當然,「性別」難道只有女、男兩性嗎?如果不是,到底有多少種?該當如何認定?種種疑惑,都是需在多元思維之下去做思索的,本文由於篇幅的關係,無法在此討論,僅由篇首案例所傳達的意向,就以一般所言之女、男兩性論之即可。另一方面,性別平等所在乎的是對於性別之取向與抉擇(如︰同性戀、變性等等)的平等對待。然而,無論性別如何認定、有多少種、性別的取向與抉擇如何,這裡的主要問題即在於「性別主流化」與「主流性別化」的分判。

  不難區別,性別主流化是以「性別」為核心的思考,而主流性別化卻是以「某種性別」為中心的考量。譬如︰常常聽到有人說︰「我看待男生、女生都是一樣的,沒有差別。」如此的想法反而容易落入主流性別化的一元思維中,因為,上一小節已有言,平等是在尊重差異之多元思維下彼此互動中的並進,換句話說,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以「他人」為中心的多元思維上。那麼,忽略差異的結果容易導致以習慣性的社會常模(一元思維)去看待周遭;而如今,社會常模仍在於男性觀點。男性觀點即是以男性標準的觀視,相關於篇首之案例,男性標準的觀視所容易產生的謬誤在於「排除或漠視女性經驗及女性切身相關的議題」以及「很少把性別視為重要的解釋變項」(游美惠等,2004)。「懷孕」是女性經驗,懷孕所帶來或引致的一切,都是女性切身相關之議題,何況是一個未成年少女,恐怕有更多需要考量的因素!那麼,如果是女醫師呢?有學者研究指出︰「醫學是充滿陽剛性格的學科,這不僅是因為醫師的性別結構以男性為主,也因為醫療行業牢不可破的威權意識,導致在醫學院推動性別平等比起其他學門顯得更窒礙難行」(曾雅玲等,2011)。如此看來,性別平等不在於對待者的性別問題,而在乎關於被對待者的對待問題。

參、醫療場域內的關懷情意

  實際上,篇首案例所顯現出來的問題很明顯,案主是未成年少女,即使醫師有意願為其施行人工流產手術,在無法定代理人的陪同與簽署同意書,也不能妄然進行手術。當然,我們瞭解在性別議題上,本案例的重點在於如何面對未成年少女A的「對待」上;而「對待」又不可能是僅依理智思考與技能即得以完滿處置個案,其中有一重要成分,即:關懷情意。本文第壹小節曾提及,在由社會這個大環境進入醫療場域這種相對關係愈加緊密的情境內,人際的互動與對待,需要更精緻、細膩的去看待這層關係,這裡所謂更精緻、細膩的去看待這層關係,在行動上,即是,關懷情意的對待。

  關懷情意的實踐是感性的、態度的,以建立一種關懷關係,因此,關懷情意的實踐不就是同情、憐憫。同情、憐憫是一種倫理情感,促使我們道德的實踐。但是,在態度上表顯的卻是由內發而外之體恤關懷情感。同情、憐憫使得被對待者有低下之感,令受待者抬不起頭來。而體恤之情卻是猶如同理心的展現,讓人容易親近,建立關係。回到篇首的案例,有虔誠基督信仰的男醫師B,用理智面對了未成年少女A,但是他真正面對的不是未成年少女A這個「人」,而是她的「行為」!猶如醫療專業人有時不經意地面對的是病人的「病」,而不是生病的「人」。當然,筆者並無意貶低理智,卻是意識人們往往貶抑了情感。殊不覺,關係的建立需要由情感牽引理智,才能建立一種互信、甚而互賴的關懷關係。男醫師B有一股宗教情懷,只可惜卻被理智掩蔽了!如果男醫師B能由這股宗教情懷來牽引理智以對待面前的未成年少女B,情況恐怕會大大的不同!那麼,男醫師B又該如何實踐呢?那就是︰聆聽。聆聽是多元對話的起始,多元對話是一種開放式的敘事,在如此的對話中,才能去「發現」那敘事的背後。因此,我們不但要聽,而且要聽見;不但要聽見,而且要有所回應(行動)。此即「創造性的聆聽」︰「每一刻皆全神貫注於任何可能發生的事實,對每個線索都保持警覺性,把握每個機會去了解更多,並給予適時的回應,將病人(及其家屬)想表達的加以釐清。不允許因為沒聽到、沒看到、不了解而錯過任何事情」(Barbour A., 2002)。

肆、結語︰性別「平等」vs.「性別」平等

  上第參小節提及,醫療專業人面對的是生病的「人」,卻往往不經意地僅在乎病人的「病」!同樣地,在臺灣提倡「性別平等」,施行「性別平等教育」已有相當時日。但是,筆者卻意識到,往往我們在意的是「平等」而非「性別」?!如此,仍落於「主流性別化」的思緒中,恐怕哪日社會常模只不過是由男性觀點轉而為女性觀點,仍逗留在「一元」的思維之下,不但沒有平等,無疑是掀起另一番不同於今日的性別、甚而只是「兩性」的性別大戰罷了!於此,筆者無意將性別與平等二分,而言孰輕孰重,卻是性別牽引著平等,以達致真正的「性別平等」。在醫療場域內,生病的是「人」,人是有「性別」的存在者;因著不同的人、不同的性別,而疾病呈現不同的徵象,而非反過來,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癥候,適用於所有的性別、所有的人。

參考文獻

曾雅玲、施欣欣、楊雅玲(2011)‧融入性別平等意識於護理教育‧護理雜誌,56(6),第27-32頁。

游美惠、黃馨慧、潘慧玲、謝小芩(2004)‧從性別盲到性別敏感的性別教育:以婦女成人教育與性教育研究的回顧為例‧通識教育季刊,11(1、2), 1-38頁。

Barbour A., M.D.(2002)‧醫病關係‧臺北:藝軒圖書。(原著出版於1995年)


102期更正啟事

•P.12及14空腹血糖值≧100mg/dL

•第7題答案(A)0800-00-5107


通訊考題

成績100分(不限考試次數),登錄「性別課程」積分2點,請於考完試次月月底後上衛生福利部醫事系統入口網查詢。

通訊考題(是非題,共10題):

1.社會與醫療場域是分得開的兩回事。

2.由社會這個大環境進入醫療場域這種相對關係愈加緊密的情境內,我們需要更精緻、細膩的去看待人際互動這層關係。

3.所謂「平等」,就是在多元思維下的尊重差異,在彼此互動中的並進。

4.性別平等除了一般所言女性仍居於弱勢的爭議外,尚有對於性別之取向與抉擇(如︰同性戀、變性等等)的平等對待。

5.主流性別化是以「性別」為核心的思考,而性别主流化卻是以「某種性別」為中心的考量。

6.男性標準的觀視所容易產生的謬誤在於「排除或漠視女性經驗及女性切身相關的議題」以及「很少把性別視為重要的解釋變項」。

7.篇首案例的性別議題重點在於,因案主是未成年少女,即使醫師有意願為其施行人工流產手術,在無法定代理人的陪同與簽署同意書,也不能妄然進行手術。

8.關懷情意的實踐是感性的、態度的,以建立一種關懷關係,因此,關懷情意的實踐不就是同情、憐憫。同情、憐憫是一種倫理情感,促使我們道德的實踐。但是,在態度上表顯的卻是由內發而外之體恤的關懷情感。

9.關懷情意的實踐在於「聆聽」,聆聽是多元對話的起始,多元對話是一種開放式的敘事,在如此的對話中,才能去「發現」那敘事的背後。

10.在醫療場域內,生病的是「人」,人是有「性別」的存在者;因著不同的人、不同的性別,而疾病呈現不同的徵象,而非反過來,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癥候,適用於所有的性別、所有的人。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iwan Union of Nurses Association (TUNA)
會址:10355 台北市承德路1段70之1號14樓
電話:(02)2550-2283     傳真:(02)2550-2249     電子信箱:nurse@nur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