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title

發揮中醫護理良能 膚慰病苦

羅尹筑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病房副護理長

  4月3日的早晨,9樓的中醫病房護理站,我和值班的中醫師正各自準備著交接給白班同仁的資料。突然間,聽見一陣「像野獸低吼」的地鳴聲,低沉的轟隆聲不斷傳來,接著是逐漸劇烈的搖晃震盪。隨著晃動越來越劇烈,連蹲下馬步、抓桌緣都難以穩定站立,隨之而來所有東西都東倒西歪,散落滿地,來自病房的尖叫聲此起彼落,我與中醫師對望,不謀而同的往病房方向奔去。我小看了這次的地震晃度,在走廊上被地震給拋飛,在後頭的中醫師親眼目睹一切。身體重重的被摔在地上,還險些撞到頭,頭上的護士帽也掉了,但身為護理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快速確認自己沒什麼大礙後趕緊起身,依序到各個病房關心病人、照顧者的安危及呼吸機設備。

  地鳴聲伴隨著餘震不斷,我與中醫師不間斷的在各個病房穿梭安撫,其中有一位家屬邊抱著病床上的母親邊問我:「你為什麼看起來不會害怕?」聽到他這麼問我,我頓了一下,也在心裡重新問了自己一次,而後笑著回答:「我哪裡不會怕,但我知道我們醫院是最堅固的,而且這種時候就是要臨危不亂,這樣你們才能更安心啊,對吧。」家屬聽完我說的話後,立即對我比了個讚說道:「果然是訓練有素的護理師。」其笑容更是讓我明白,他對這次地震帶來的恐懼與害怕已緩解不少。後來餘震震度不再那麼大,病人及家屬的身心也較為緩和,來接班的同仁也陸續趕來,與大家齊心協力將病房稍作整理,病房大小事暫時告一段落後,我才發覺我的手是在顫抖著的。醫護人員的工作信念就是在恐懼中壓抑害怕情緒,仍堅守住崗位,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在病房安撫眾病人、家屬時,就有聽到醫院廣播「中級紅色九號」,我相信各個單位下大夜班的同仁多數也會到急診進行幫忙,肯定會有等待分配業務的空檔,我就思考「在這種大量傷患的時刻,若是中醫護理,能幫上什麼忙呢?」考量當下的治療必須是操作簡便快速、安全、適應症又能廣泛的,故我攜帶著耳豆,請值班中醫師帶雷射針灸筆,一同前往急診現場。

15814

  本院有成立急診中西醫整合醫療,中醫部與急診有過許多合作經驗,因此急診的同仁清楚我們能如何幫助震傷民眾。震傷民眾在接受初步西醫治療後,仍存在著很大的不安,就有醫師分享傷患面容愁苦的對他說道:「這次地震讓我想起921的恐懼,傷口現在又非常的疼,我已經不想再接受『想到就會痛的治療』了!」我聽了之後,心中閃過一絲無可奈何的難受。我與中醫師主動去關心、安慰輕傷區等待治療或已治療完等拿藥的震傷民眾,並提供專業的中醫治療,中醫師利用雷射針灸緩解疼痛,而我給予耳豆貼於心點、肝點、神門這三個穴位,邊貼邊提醒他們之後可不定時按按耳豆幫助緩解疼痛及穩定情緒。

  有位震傷民眾讓我印象深刻,她坐在輪椅上、頭上頂著冰敷袋,被推出來等待辦理出院,從她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來她很不知所措,前去關心了解她是被掉落物砸中頭部,頭頂縫了好幾針,邊安撫她邊給她貼耳豆時,她突然哽咽握著我的手說:「很難得這個緊急時刻有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也注意到我們輕傷者的感受,還替我們想到以後,到現在我都還很害怕,我也明白這種時候人命關天,但真的很感恩你們!」聽完我很欣慰,能受到病人的肯定及道謝,這真的是堅持臨床工作最大的動力。西醫搶救生命,處理緊急傷患;中醫接力緩解疼痛、安定心神,相信花東地區的醫療照護會更加細緻。(攝影/蘇芬蘭督導)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iwan Union of Nurses Association (TUNA)
會址:10355 台北市承德路1段70之1號14樓
電話:(02)2550-2283     傳真:(02)2550-2249     電子信箱:nurse@nurse.org.tw